关灯
护眼
字体:

扬州(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天光正好,整个扬州仿若被春日的暖煦温柔包裹。

马车缓缓前行,胤礽趴在窗边,一路繁花似锦,目不暇接。

梅花点点,似霜雪轻覆枝头;桃花灼灼,如天边绯云飘落;玉兰亭亭,宛如玉盏高悬;梨花皑皑,仿若春日初雪。

更有那烂漫的樱花、幽紫的二月兰、垂坠的紫藤、簇拥的绣球,纷纷闯入眼帘。

他不禁暗自惊叹,这里和北方真不一样,他对北方的印象总是光秃秃的树干,在寒风中瑟缩,还有那无边无际的皑皑白雪,连绵的山峦亦是一片荒芜,毫无生气,一点也不好看。

而一路走来,南方是秀丽的,见了南方的山和水,才知道何为山青水绿。

而扬州又是不一样的,扬州一望无际都是平原,花团锦簇的平原。

与京城相比,京城仿若一座冰冷的牢笼,将人困于其中,而这里,满是自由与生机。

扬州很美,恰似他曾画过的那幅色彩瑰丽的画,浓烈的色彩扑面而来,叫人一眼便难以忘怀。

又似那副他曾在挂在书房的水墨丹青,淡雅的意境,引人沉醉,流连忘返,真难怪隋炀帝都对这座城心心念念。

康熙二十七年四月二十日,胤礽携其母终于抵达扬州城,他们来的很巧,此时扬州城的风景正好,满城都开满了花。

马车稳稳停下,胤礽小心翼翼地搀扶着母亲走下马车,将路引恭敬地递给城门处值守的大哥查验。

进城之后,他先带着母亲寻了一家客栈落脚。安置好行李,便唤来小二,点了几样小菜。

趁着小二上菜的间隙,胤礽不动声色地塞给小二一锭银子,小二眼睛瞬间亮了起来,脸上立刻堆满了谄媚的笑。

“小兄弟,你可知道附近有没有人要卖院子?”胤礽轻声问道。

小二得了赏钱,对胤礽笑成一朵花,热情地答道:“这您可问对人啦!我们郑掌柜的刚好有个小院子要出手,就是地方不大,只有一个厅子,两个房间,外加一个小厨房。您看这能行不?”

“不介意,这样正合适。劳烦你帮忙问问郑掌柜,下午可有时间带我们去看看那院子。”胤礽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温和的笑意。

“好嘞!我这就去问。”小二应了一声,一溜烟跑开了。

很快胤礽便和母亲就看到了那座小院子。院子不算新,略显破旧,位置也有些偏僻,远离城中的喧嚣繁华,可偏偏透着一股宁静与温馨。

和小二说的一样,一个厅子,两个房间,外加一个小厨房。

院子里有一棵桃树,树子一张小桌子,他和母亲与掌柜正坐在这小桌子下详谈。

郑掌柜正满脸笑意说着,“客官,您瞧着还满意不?这院子是我和家人之前住的,我们以前就是卖糕点的,后来生意慢慢做大了,开了这家客栈,又有了孩子,这才搬离了这个小院子。”

说着,他转身从屋里拿出一盒糕点,“来,尝尝我们家的桃片糕,以前可就靠这手艺养活一家人呢。”

胤礽和母亲各取了一块,放入口中,那桃片糕入口即化,虽模样比不上宫中的精致,可这清甜的滋味,瞬间在舌尖绽放,直沁心脾。

三人围坐在院子里的木桌旁,头顶是满树盛开的桃花,微风轻轻拂过,粉嫩的花瓣如雪般飘落,落在他们的肩头、发梢。

胤礽看着这情景有些呆,但很快回过神来。

他坐在桌子旁,一边品尝着糕点,一边听郑掌柜讲述往昔糕点生意的红火,时不时点头称赞并捧场几句,郑掌柜说得愈发起兴,只道是遇到了知己。

胤礽侧过头,轻声问母亲:“母亲,您觉得这儿可好?”

母亲微微颔首,脸上露出一抹恬淡的笑容:“我虽看不见这院子的模样,可这空气中弥漫的花香,还有这宁静的氛围,让我觉着格外温馨,我喜欢这里。”

胤礽心中一暖,笑着对郑掌柜说道:“掌柜的,您这院子甚好,景致宜人,桃片糕更是美味,就连这客栈都让人舒心。我和母亲就定这儿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