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6章 手办启迪融场景同款隐喻胜千言(第4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赵不琼以前介绍“真我余影”项目的时候,从没这么深入骨髓地讲过它的独特之处。徐沧海、周婷他们,也都只觉得这是个线上线下混搭,针对小众玩家的玩意儿,能搞个两三千家连锁店,吸引个几十万粉丝,那就顶天了,所以,过去从来没有那个能把他们上升到挑衅点点文学和抖音这两巨头的高度的。

可这会儿,听了王隽谦这一番抽丝剥茧的分析和提问,赵不琼心里那股子探讨的热情也被点燃了。她瞅瞅李一杲,只见李一杲眼睛里也闪烁着好奇的光芒,显然也想跟王隽谦好好唠唠。赵不琼稍微整理了下思绪,开口就把“真我余影”APP跟点点文学网和抖音的区别,给讲得头头是道。李一杲也不甘落后,一涉及到技术细节,他就补充得那叫一个透彻,让王隽谦听得明明白白。

赵不琼麻利地把手机屏幕内容投射到大屏幕上,确保每个人都瞧得真切。接着,她轻车熟路地从手机里翻出两篇沉甸甸的,超过六千字的故事,分别在阅文集团的两大平台——点点文学网和QQ阅读上发布了出去。不一会儿,屏幕上就跳出了“发布成功”,小说正式进入了“连载”的行列。可当她兴冲冲地在两个平台的“全部小说”栏目里搜寻自己的作品时,却连个影子都没见到,然后,她又去分类榜单里面,分别方才设定的“现实”和“仙侠”两个栏目寻找,从头到尾,都找不到自己方才发出的两篇短篇小说。

小说去了哪里?怎样才能找到?唯一的办法,就是“搜索”,输入这两篇小说的名字,才能够搜索出来,这样的小说发出去,哪怕再优秀,都没有谁能够看到。

赵不琼给大家看完后,又转给李一杲投屏。这边,李一杲也刚好搞定了他的“小试验”。他同样发了两篇故事,不过选的是两个热门论坛。结果,这俩故事就像鱼儿入了水,立马就在论坛上冒了泡,还迅速吸引了一个玩家的点赞。可惜好景不长,没两分钟,李一杲的故事就被新帖子不断往下挤,十几分钟后再去首页找,早已不见了踪影。

这一对比,效果立竿见影。大家也马上心里有了数:看来,不管是点点文学网还是QQ阅读,都把作者的心血当成了自家的“宝贝”,能不能亮相给读者,全看平台编辑们的心情。大家伙儿早习惯了这套玩法,却忘了这其实跟BBS的初衷背道而驰了。

想想那些作者,辛辛苦苦码字,不管作品咋样,都盼着有那么一刻能被人瞧见。哪怕只是帖子最前面闪过的那一秒,也足以让他们兴奋不已。这是谁都不能剥夺的权利,是BBS的自由之魂!可现在呢,这些网文平台却把它给无情地掐灭了!

“真我余影”跟他们可不一样!赵不琼一脸坚定地说,“咱们要做的,就是让BBS的那股子原初精神重新燃起来!不管作品好坏,哪怕是最烂的故事,只要发布成功,立马就能占据头条,让所有人都能看到!”

“把权力还给读者,这就是咱们的第一个不一样的地方,也是咱们的魂儿所在!”

赵不琼的话语里充满了力量和决心。

王隽谦年轻时候可是BBS界的骨灰级级玩家,从二十年前热得发烫的热讯、天涯、碧海银沙,到如今寥寥无几的BBS遗迹,他心里跟明镜似的,清楚得很这些论坛是怎么从当年的红火走到如今半死不活的境地。他又好奇地问:“那你们这儿的编辑咋评作品啊?”

李一杲在手机中点开还在紧锣密鼓开发中的“真我余影”APP,给王隽谦展示已经搞定的部分功能。“王教授,您看好了,咱们这‘真我余影’的‘讲故事’板块,快搞定了,我给您演示演示。瞧见没,咱们这儿没编辑部,也不设啥编辑,作品好不好,不是咱们说了算,是读者说了算。咱们设计了一整套玩法,让读者重新成为评判作品的老大。”

李一杲一顿操作猛如虎,展示的功能全是读者——或者说玩家们自己设定的。整个“真我余影”平台,除了投诉,你根本找不到平台方管作者和玩家的地儿,就连给作者评奖,也都是玩家们一手包办的。王隽谦越看越心惊,这要是真让他们搞成了,对点点文学、QQ阅读那些大佬来说,简直就是一场灾难啊!

王隽谦心知肚明,任何平台最终都会构建出一套官僚式的权力体系,而编辑正是这一权力的化身。对于作家而言,想要获得报酬,就必须先通过编辑的严格审核并签约,随后读者也需支付费用才能阅读,而平台则会从这笔交易中抽取可观的佣金,作家与读者之间,实质上是一种简单的商品交换关系,平台则扮演着中间抽成的角色。

若作家未能签约,其作品便只能任由读者免费阅读,无异于被“白嫖”。想要签约?那作家可得下足功夫,不遗余力地吸引读者来阅读自己的作品。而这一系列操作所需的费用,也绝非小数目。往往还没见到稿费的影子,拉新阅读的费用就已经如流水般哗哗出去了。

然而,“真我余影”这一平台的做法,却彻底颠覆了这种广为接受的关系模式。平台并不拥有对作品的处置权,那么它究竟如何盈利呢?这个盈利难题,又该如何破解呢?

一提到赚钱,李一杲和赵不琼都哑巴了,不是他们不知道咋赚,是他们那套玩法,不敢随便说。为啥不敢说呢?因为他们现在的赚钱方式,跟“比特币”那种模式有点像,说出来还是有点忌讳的。

王隽谦见状也不再追问他们咋赚钱,换了个话题:“那你们跟抖音比,又有啥不一样呢?”

抖音及众多短视频平台倾向于扶持用户打造“大号”,而我们则明确禁止玩家拥有此类“大号”,这便是我们之间的根本差异,体现了两种截然相反的价值观。赵不琼接着道出一句,令王隽谦倍感震惊的话语。

“大号”与“小号”是用户账号的通俗区分,一般而言,人流量大、粉丝众多的主账号被视为大号,而围绕大号进行矩阵式传播、辅助引流的多个账号,则统称为“小号”。

无论哪个短视频平台,其核心都是内容分享。其中,一些表现突出的账号会被冠以“知名自媒体”之名。这些自媒体中,有的成功带货,有的则作为企业宣传的窗口。

不论目的如何,它们的共同点在于必须持续输出内容。一旦断更月余,即便是再出色的自媒体账号,也会门庭冷落,关注者骤减。而平台则会根据账号特色向用户推送内容。抖音在此方面尤为出名,它能精准分析用户偏好,不断推送同类内容,使用户易于沉迷。

抖音的这一策略很快被其他平台效仿,于是,根据用户喜好推送内容成为了所有平台的共同做法。对于自媒体“博主”而言,这种机制也促使他们努力创作更符合用户口味的内容,以获得平台的更多推送。然而,平台官方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能决定推送谁与屏蔽谁。久而久之,这种权力便成为了赚钱的利器:出资多的账号获得优先推送,出资少的则被搁置,而那些既不出资又抱怨连连的,则直接遭到屏蔽,无人问津。

说起抖音引领的风潮,其背后的自媒体博主们可谓承受重压。为了持续不断地推出新鲜内容,他们不惜重金投入,有时甚至为了“养号”而支付高昂的引流费用。只有当大号成长到能为平台吸引流量的地步,才算是熬过了艰难时期,迎来了收获的季节。然而,这条路上,不知有多少企业或自媒体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那么,“真我余影”又是如何给自己独树一帜的呢?赵不琼告诉王隽谦,那就是真我余影的“封神榜”模式。在这个模式下,无论玩家身份如何,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那就是冲击“封神榜”。一旦成功上榜,账号便如同“成神”一般,与封神榜中的神仙相仿,肉身虽逝,元神永存,修为定格,无法再提升。在“真我余影”中,上榜的账号同样享受着这份荣耀与永恒。

对于玩家而言,这种模式的好处显而易见。上榜的账号无需再费心创作内容,只需静静地挂在“封神榜”上,便能吸引无数玩家的目光。

那么,如何才能荣登“封神榜”呢?这并非由平台说了算,而是完全掌握在玩家们的手中。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设立各式各样的“神榜”,并邀请其他玩家参与激烈的“封神大战”。最终,由玩家们自己决定谁能够上榜,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这一整套玩法,都是玩家们自发创造出来的,平台只是提供了一个舞台,让他们尽情展示自己的才华与魅力。

王隽谦深知,任何形式的内容输出,在持续不断的压力下,终将迎来衰退的一天。无论网红多么炙手可热,他们的红火时光总是有限的;无论学者多么杰出,他们真正能提出的独创理论也屈指可数。就连爱因斯坦这样的科学巨匠,若要将他的理论详尽阐述,几天时间也足以说尽。若要求爱因斯坦十年如一日,每日都有新见解,恐怕也是强人所难。

因此,他对于“真我余影”所采用的“封神”模式颇为认同。这一模式为大家设定了一个终极追求,一旦达成,便无需再持续输出内容。这对于成名与未成名的博主而言,好处都是显而易见的。成名的博主可以摆脱平台的持续压榨,而未成名的博主则因成名博主的“退休”,获得了更多的竞争机会。

在王隽谦看来,“封神榜”模式实质上就是成名博主的“退休制度”。

王隽谦心中不禁再次叹息。看来,这一群年轻人决心要剥夺平台官僚体系的权力,将其让渡给玩家们自己决定。这样的做法对玩家们无疑是大有裨益的,但对平台方而言,却是大为不利,尤其是盈利模式,更将面临严峻挑战。王隽谦深知,这样的模式很可能不受资本青睐,甚至遭到排斥和抗拒。

听完赵不琼和李一杲对“真我余影”线上平台策略的详细介绍,王隽谦也毫不吝啬地分享了自己的看法和顾虑,给出了一系列中肯的建议。虽然这些问题无问七子团队早已反复咀嚼,没什么新鲜玩意儿,但赵不琼和李一杲还是听得认认真真,笔记做得密密麻麻,还不忘连连道谢,直呼受益匪浅。

一番交流后,王隽谦觉得线上部分的话题已经热得够呛,万一自己的话被误解,这两人一冲动,整出啥幺蛾子来,那可就不好收拾了。于是,他话锋一转,好奇地问起线下部分为啥要走加盟连锁这条路。真我余影的连锁加盟,跟那些老掉牙的传统模式又有啥不一样?

章节目录